建筑專業-設計理念與技術策略
1)拆除重建多功能廳,設置地下室作為消防水池和泵房等設備用房;2)主樓南側新建兩層通高度裙房,與主樓脫開兩個內天井,作為人員休息場所。3)注重光影效果,大堂區域采用兩層通高的落地玻璃幕墻,塑造了明亮通透的室內空間形象。4)對樓電梯、核心筒進行改造,更好的適應使用功能的需求,并滿足現行規范的要求。
八字口石材幕墻的干掛方式優化,造型燈與石材的交接節點做法等
工程設計和施工深化過程中通過Sketch up軟件,全過程跟蹤項目幕墻、室內等與造型相關的深化設計,隨時放樣確認,確保項目效果的高完成度;通過BIM的全專業協同平臺,將所有管線進行綜合、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確保室內空間的品質。
室內設計中,由于層高較低,而新增的室內管線多,設計中依據現場情況,合理布置機電管線,重分利用梁窩內高度,是室內空間感覺舒適怡人。
結構專業-設計特點
科研主樓為改造項目,原設計結構形式為預制裝配式框架結構,樓蓋為預制空心樓板+現澆疊合層,局部樓蓋為現澆混凝土樓板。結構改造增加剪力墻結構單元,結構體系改變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原裝配式梁柱節點采取加固處理,保證結構機制為強節點弱構件特性;大部分樓蓋建筑做法改變(荷載增加),空心樓板板底采用碳纖維加固,部分建筑功能改為機房,荷載增加較多,空心樓板板底采用預應力鋼絞線+聚合物砂漿加固處理;對于承載力不滿足改造后使用功能的框架梁柱采取粘鋼加固,截面不滿足要求者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方式。
電氣專業-綜合效益
在充分滿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是簡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降低其功能標準。
合理配置建筑電氣設備及系統,優化組合使用與運行環境條件,并對其進行有效、科學的控制與管理。按人性化設計要求,追求技術先進與使用合理的統一,達到服務的舒適與快捷。100%選擇綠色環保、節能的電氣材料、產品與系統。力求實現技術、經濟與管理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