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專業-設計理念與技術策略
本工程(市人大)是北京市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一期中的核心建筑之一,與市委、市政協形成南區品字形組團。建設過程中積極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具有前瞻、經濟、共享、綠色特點的“千年大計”工程。 承接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機關這一直轄市級的機關辦公會議功能。
遵循核心區整體規劃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協與北區的市政府等建筑群塑造了一個新城的中軸線,市委居高點,市人大位于東南翼角,與市政協對望,建筑群與綠化景觀相互滲透。本工程由5棟建筑線性曲折排列,南高北低,與市委東側建筑體量呼應,南側東側為兩個主要朝向,西北角是常委會大會議廳,主入口朝西側。用地主入口方向在東北側,內部路網便捷順暢,與地下交通自然銜接。地下二層與市委地下連通即形成核心區地下的互聯互通。
設計秉承了集約高效,本土人文,樸素典雅的設計原則,努力將項目設計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范。以城市和諧有序發展為創作原點,創造具有新時代特征的人與環境的友好互動關系。
石材坡屋面作為建筑外圍護的幕墻系統的一部分,達到了建筑形象的樸素、完整。檐下直至頂層室內空間的吊頂造型塑造了傳統藻井構造意向,突出了建筑地域、文化特色。
多個團隊在協同設計模式下形成有序、高效的完成大規模合成作業,模數化設計貫徹于平面、立面直至外延專業,形成統一、有序的設計框架。BIM作為總要的設計技術手段參與到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
項目采用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采用PM2.5監測空氣質量。市政中水利用率50%以上,采用太陽能熱水利用率30%以上,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比現行國家標準提高20%以上,全部采用節水型器具。區域內采用下凹綠地及50%以上的透水鋪裝。
本工程(市人大)作為副中心核心區一期建設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實施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重要步驟,是北京市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是應對大城市病、人與環境矛盾日益尖銳而采取的積極應對方式,會極大改變北京城市形態,提升北京東部區域乃至鄰省的人居環境。
結構專業-設計特點
本項目地上由A~E五個結構單體組成,分別2~8層不等,地下2層且連為一體,建筑高度41.30m。各樓均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B、E樓間和D、E樓間在二層設置鋼桁架連廊。
1、地基與基礎
持力層為細砂3層、粉砂③1層,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30kPa,主樓上部荷載較大,特別是持力層中度液化。綜合對比天然地基、樁基礎、地基處理等地基形式后,結合經濟適用等目標,進行了地基承載力修正分析及沉降分析,經專家會論證,最終選擇天然地基+平板式筏基的方案,相對其他方案節約了建筑材料,節省了工期,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
E樓大空間區域存在抗浮問題,綜合比較了抗拔樁、壓重、抗浮錨桿三種抗浮方案,因壓重方案需要增加較大的基坑深度,抗浮錨桿帶來防水難以處理的問題,最終采用抗拔樁解決抗浮問題。
2、 結構抗震設計
本項目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為標準設防類。為滿足建筑功能需要,部分剪力墻在B1頂板框支轉換,為加強結構性能,滿足抗震計算要求,部分柱及核心筒內設置了鋼骨。
3、 預應力結構設計
B樓、D樓部分大跨度結構,采用了預應力梁和預應力空心樓蓋的結構形式,降低結構高度,滿足建筑凈空要求。預應力空心樓蓋還能降低結構自重,增強樓層間隔音效果。
4、 E樓及連廊大跨度結構設計
E樓大跨度屋蓋采用鋼桁架結構,各樓間鋼連廊采用一端滑動、一端鉸接的鋼梁或鋼桁架,采用成品鋼支座,鋼支座滿足滑動或轉動的要求。
設備專業-暖通、空調
地上普通辦公、高級辦公、為其服務的中小會議室采用冷凍除濕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新風負擔室內全部濕負荷,室內采用風機盤管干工況運行負擔顯熱負荷
空調末端設備、冷熱源設備和空調(供暖)水系統設有能量調節的自控裝置。
空調冷水二級泵、空調(供暖)熱水循環泵、高區換熱器后冷熱水循環泵等采用變頻調速運行。
空調冷水采用7℃大溫差運行,以減少系統流量,節省水泵電能。
散熱器供暖系統,其熱源可根據室外氣溫自動調節供暖供水溫度。
散熱器采用恒溫閥自動調節室溫。
各棟建筑設置熱計量裝置。
全空氣空調系統過渡季可采取加大新風量運行模式,以利用新風作冷源。
部分新風系統設有排風熱回收裝置,以滿足節能規范要求。
一次回風空調系統送風風機采用變頻風機,以滿足節能規范要求。
變風量空調系統中,空氣處理機組的風機根據系統所需風量變化,進行變頻調速運行
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系統風機可根據車庫內的CO濃度進行自動運行控制)。
冬夏季(人員密度相對較大且變化較大的房間)根據室內CO2濃度檢測值,實現可變新風量的控制模式。
設備專業-給排水
生活給水及中水系統:1.低區充分利用市政水壓,采用直接供水方式;2.控制各用水點處水壓小于或等于0.2MPa,3. 各主要用戶(廚房等)的給水干管及用水量較大處如綠化用水等均安裝水表計量,采用三級計量:總表、分表、戶表,以便有效管理及監察用水,避免浪費;4.供水加壓泵選型符合下列規定
電氣專業-綜合效益
新辦公地點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影響力。
在項目的電氣設計中,我們堅持電氣設計的系統可靠性、經濟合理性、技術前瞻性、運行安全性原則。
設計過程中,我們還堅持將節能環保理念貫穿到設計全過程。本項目選用環保節能型產品,并采用能源監控系統、遠傳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等技術手段,電氣系統設計執行綠色建筑三星標準。
本項目結合新版規范,設置機電系統的抗震措施,使得在發生地震時,不致發生次生災害。
智能化專業-綜合效益
市人大工程智能化設計嚴格執行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標準以及副中心網絡建設規劃,圍繞辦公、會議等核心功能,進行針對性智能化設計。
政務外網、內網、安防網絡、智能化專網網絡建設,節約本地建設核心網絡規模及成本,增強網絡安全、可靠、認證等防護,為辦公、會議、設備運維提供可靠堅實物理基礎。
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執行綠色建筑三星標準,打造建筑控制節能亮點。